沉管桩施工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?如何来处理?

0
图集吧
图集吧
管理员提问于2 月前

沉管桩施工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?如何来处理? 文章源自图集吧-https://www.tanluxing.com/question/46905.html

答案 1
0
图集吧图集吧 管理员回答于2 月前

沉管灌注桩施工时易发生断桩、缩颈、桩靴进水或者进泥、吊脚桩等问题,施工中应加强检查且及时处理。
1.断桩
断桩的裂缝为水平或者略带倾斜,一般均贯通整个截面,一般出现于地面以下1~3m软硬土层交接处。
断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(1)桩距过小,邻桩施打时土的挤压产生的水平推力与隆起上拔力的影响。
(2)软硬土层传递水平力不同,对桩产生剪应力。
(3)桩身混凝土终凝不久,强度较弱,承受不了外力的影响。
避免断桩的措施如下:
(1)布桩应坚持少桩疏排的原则,桩与桩间中心距不宜小于3.5倍桩径。
(2)桩身混凝土强度较低时,应尽量避免振动及外力的干扰,因此要合理确定打桩顺序与桩架行走路线。
(3)采用跳打法或者控制时间法以减少对邻桩的影响。控制时间法是指在邻桩混凝土初凝以前,必须将影响范围内的桩施工完毕。
断桩的检查与处理如下:
(1)电动葫芦或者手动卷扬机,提土桶以及三脚支架。
(2)潜水泵,用于抽出孔中积水。
(3)鼓风机与输风管,用于向桩孔中强制送入新鲜空气。
(4)镐、锹、土筐等挖土工具,如遇坚硬土层或岩石还应配风镐等。在浅层(2~3m)发生断桩,可以用重锤敲击桩头侧面,同时用脚踏在桩头上,若桩已断,会感到浮振;深处断桩目前常用动测或者开挖的办法检查。断桩一经发现,应将断桩段拔出,将孔清理后,略增大面积或者加上铁箍连接,再重新浇筑混凝土补做桩身。
2.缩颈桩
(1)缩颈桩又称为瓶颈桩,是指部分桩径缩小、桩截面积不符合设计要求。
缩颈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)拔管过快,管内混凝土存量过少,混凝土本身和易性较差,出管扩散困难造成缩颈。
2)在含水量大的黏性土中沉管时,土体受到强烈扰动与挤压,产生很高的孔隙水压力,拔管后,这种水压力便作用到新浇筑的混凝土桩上,使桩身发生不同程度的缩颈现象。
(2)防治措施如下:
1)在容易产生缩颈的土层中施工时,需严格控制拔管速度,
采用“慢拔密击”。
2)混凝土坍落度需符合要求并且管内混凝土必须略高于地面,以保持足够的压力,使混凝土出管扩散正常。
3)施工时可设专人随时测定混凝土的下落情况,若遇有缩颈现象,可以采取复打处理。
3.桩尖进水、进泥砂桩尖进水、进泥砂一般见于地下水位高、含水量大的淤泥与粉砂土层,是由于桩管与桩尖接合处的垫层不紧密或者桩尖被打破所致。处理办法:可以将桩管拔出,修复改正桩靴缝隙或者将桩管与预制桩尖接合处用草绳、麻袋垫紧后,用砂回填桩孔后重打;若只受地下水的影响,当桩管沉到接近地下水位时,用水泥砂浆灌入管内约0.5m作为封底,再灌1m高的混凝土,然后继续沉桩。如果管内进水不多(小于200mm)时,可以不做处理,只在灌第一槽混凝土时酌情减少用水量便可。
4.吊脚桩
吊脚桩即桩底部的混凝土隔空,或者混凝土中混进了泥砂而形成松软层。形成吊脚桩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桩尖质量较差,强度不足,沉管时被打坏而挤入桩管内,拔管时冲击振动不够,桩尖没有及时被混凝土压出或者活瓣未及时张开。为了防止出现吊脚桩,需严格检查混凝土桩尖的强度(应不小于C30),以免桩尖被打坏而挤入管内。 文章源自图集吧-https://www.tanluxing.com/dwqa-answer/%e5%9b%9e%e7%ad%94%e6%b2%89%e7%ae%a1%e6%a1%a9%e6%96%bd%e5%b7%a5%e4%b8%ad%e5%ae%b9%e6%98%93%e5%87%ba%e7%8e%b0%e5%93%aa%e4%ba%9b%e9%97%ae%e9%a2%98%ef%bc%9f%e5%a6%82%e4%bd%95%e6%9d%a5%e5%a4%84%e7%90%86